你还记得今年2月份那个画面吗?特朗普和莫迪在白宫握手言欢,两人笑得跟亲兄弟似的。然而几个月后,这哥俩的关系急转直下。7月30日,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对印度商品征收25%的关税,并给印度扣上了“死亡经济体”的帽子。美国还威胁说,如果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,将面临更严厉的制裁。
从年初的“亲密战友”到如今的“死对头”,美印关系的变化令人咋舌。年初时,莫迪还被特朗普当作贵宾接待,外界普遍认为美印关系将迎来蜜月期。但到了7月底,特朗普突然指责印度对美国产品的关税过高,各种贸易壁垒阻碍了美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。8月3日,白宫办公厅副主任米勒公开表示,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就是在“资助俄罗斯打仗”。随后,特朗普在8月4日再次发文,指责印度大量购买俄油并转手倒卖赚差价,还给出了最后通牒:8月8日前如果俄乌不停火,继续购买俄油的国家将面临高额关税。
面对美国的威胁,印度没有选择忍气吞声。8月1日,印度外交部回应称,印俄关系“稳定且久经考验”,不应受第三方评判。8月2日,莫迪号召全国人民支持“印度制造”,把问题上升到国家尊严的高度。8月4日晚,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直接反驳特朗普的指责,强调印度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。
这场风波的根源在于多个方面。首先是贸易问题,美国一直想打开印度的农业和乳制品市场,但这是印度的敏感话题。其次是关税壁垒,印度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,准入规则复杂,美国希望通过“对等关税”施压。最关键的是能源问题,俄乌冲突爆发后,俄罗斯对印度的原油出口大幅增加,从每天不到10万桶飙升到180多万桶。便宜的俄油帮助印度稳定了能源成本,保护了民众不受油价上涨的影响。因此,当美国将印度的能源选择政治化,指责其“资助战争”时,新德里自然要反击。
此外,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也让印度感到不满。6月18日,特朗普与巴基斯坦军方高层会晤,推进加密货币、采矿、石油合作。这让印度觉得自己在战略上被边缘化。
印度的反击策略颇具水平。外交上,印度指出当初增加俄油采购是因为传统供应转向欧洲,全球能源市场不稳定,而且美国当时还鼓励印度这么做。经济上,印度政府召集各行业开会,研究应对方案,考虑对等关税措施。最意外的一招是向中国示好,放宽对中国资本进入的限制,特别是在电子制造等关键领域简化审批程序。这一举措不仅补足了技术和资金短板,也给美国一个警告:逼急了还有别的选择。政治上,莫迪呼吁全国人民支持“印度制造”,通过鼓励内需和扶持中小企业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。
这场冲突表面上看是贸易争端,实际上是主权与霸权的较量。印度的强硬回应表明,发展中大国面对外部强压时,不再被动承受,而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反制。美国用制裁和羞辱来迫使印度改变选择的做法脱离了现实,印度有自己的国情和民生考量,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。
从这次事件来看,印度的应对有章法,既有外交上的据理力争,也有经济上的务实调整,还有战略上的灵活转向。特别是向中国示好这一招,出人意料。未来美印关系如何发展尚难预料,但这次冲突至少说明,“非黑即白”的同盟逻辑正在被“利益优先”的务实外交所取代。
倍盈配资-倍盈配资官网-专业配资论坛-配资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