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和印度彻底闹掰了吗 结构性矛盾凸显!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明确表示,印度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正式盟友。共和党参议员里施则直言印度是个“沉重负担”,并提及莫迪与普京的亲密关系。这种公开表态与两国官方宣称的“主要防务伙伴”关系形成鲜明对比。
美印之间的矛盾并非简单的言语不合,而是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。美国希望印度能在“印太战略”中充当听话的棋子,共同制衡中俄。然而,印度追求的是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全球大国。莫迪政府奉行“战略自主”,拒绝选边站队,试图在各大国之间灵活周旋,以最大化国家利益。这两种根本不同的战略诉求,导致了两国间的摩擦。
地缘政治上,印度总理莫迪直接挑战白宫。北约峰会召开前,他访问俄罗斯,商讨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1000亿美元。白宫对此感到极度失望,认为这是对西方孤立政策的公然挑战。印度外交部则强硬回应,强调印俄关系悠久,印度作为主权国家有权自由选择。
经济方面,特朗普团队一直抱怨印度关税过高,尤其是农产品和汽车。今年美印贸易逆差已增至458亿美元,美国因此对印度加征25%关税。此外,印度积极推动本币结算和“去美元化”,这直接触动了美元霸权的根基。美国视其为对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挑战。
军事合作领域也充满磕绊。俄乌冲突后,印度不仅未制裁俄罗斯,反而大量购买其石油,占总采购量的35%,武器方面更是有86%来自俄罗斯。面对美国施压,莫迪政府取消了36架F-35战机的订单,并宣布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,表明军事合作只是为了技术和安全,绝不是被美国绑定的理由。
面对美国的指责和施压,印度迅速启动多向对冲策略。例如,印度邀请中方代表团在新德里举行边境事务磋商会议,双方同意加快谈判,推动边境局势稳定发展。同时,印度商务部长巴特瓦尔在莫斯科与俄方会晤,推动实现2030年千亿美元的双边贸易目标。莫迪在国内也发表强硬言论,宣称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,并展示了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的数据。
美印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新常态:战略合作会有,但摩擦才是常态。未来的合作更多将是交易性质的、有条件的,而结构性冲突将长期存在。世界需要习惯一个既非美国盟友也非敌人的强大印度,它在全球格局中的每一次行动都将不可忽视。
倍盈配资-倍盈配资官网-专业配资论坛-配资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