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美国总统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访问莫斯科,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闭门会谈,议题涵盖乌克兰局势以及俄美战略合作的未来方向。
会谈结束后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形容此次交流“富有成效,并取得重大进展”。紧接着,《纽约时报》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,特朗普计划最快下周与普京举行会晤,随后再推动美俄乌三方会谈。目前,会谈的具体时间与地点尚未最终确定。
据消息人士透露,特朗普已将这一计划告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多位欧洲领导人。不过,美俄乌三方会谈中并不会安排欧洲领导人出席。
8月6日晚,特朗普亲口证实三方会谈的构想,并表示“很有希望,他们会同意”。然而,俄罗斯方面尚未明确回应,乌克兰则表现出明显担忧。
泽连斯基在一次全国讲话中称,俄罗斯在停火问题上的态度似乎较此前更为认真,这说明外部压力正在起作用。但他强调,关键在于俄方不要在具体细节上“欺骗我们和美国”。
表面上,这是提醒美方防范俄方的策略,实际上却折射出他内心的顾虑——担心美俄先行达成框架协议,再由美方将结果通知乌克兰。泽连斯基希望跳过美俄单独会晤,直接举行三方会谈,让乌克兰在谈判桌上拥有话语权。
然而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对美俄而言,总统级会晤的首要目标是敲定停战的总体方案,而三方会谈往往只是用来告知乌克兰既定的条件与安排。换言之,泽连斯基即使在场,也很难改变大方向。
从目前各方信号来看,一旦美俄达成共识,停战协议的核心或许是:美国不在法律上承认俄罗斯对乌东四州的主权,但默认其事实上的控制;同时承诺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。作为交换,俄罗斯可能同意美国在乌克兰矿产资源上的利益安排。这种分配格局,实质上是对乌克兰利益的瓜分。
这种结局意味着,泽连斯基将面临一个无法左右的事实——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命运,最终掌握在大国之间的交易之中。当初执意与俄罗斯对抗、押宝西方,如今正承受反噬。
相比停战协议本身,更引人注目的是普京与威特科夫在会谈中涉及的更宽泛议题——俄美战略合作的未来。乌克兰问题固然是焦点之一,但也可能包括其他层面的战略考量,比如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布局。
特朗普与前任拜登不同,一直倾向于推动“联俄制华”的战略思路。首个任期因“通俄门”争议屡遭掣肘未能落地,如今随着俄乌冲突接近尾声,再加上奥巴马时期操纵“通俄”调查的证据被公布,特朗普或许会重新尝试推动这一构想。
然而,这并非特朗普一厢情愿就能实现。普京大概率不会轻易接受这种策略,原因有二:
其一,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中俄贸易额持续攀升,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对外经济的重要支柱,放弃这一合作将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不可预测的冲击。
其二,特朗普任期不足三年且无法连任,未来美国对俄政策的不确定性很高。普京不会冒险牺牲与中国的长期关系,去换取一个可能在几年后就失效的美方承诺。更重要的是,与中国对立对俄罗斯并无实际好处。
美俄首脑会晤一旦落地,必然会对乌克兰局势走向产生重大影响。对泽连斯基来说,这不仅关乎停火与否,更关乎自己是否还能在决定国家命运的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。然而,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,乌克兰的主动权本就微乎其微。真正的决定权,仍牢牢掌握在美俄手中。
倍盈配资-倍盈配资官网-专业配资论坛-配资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